热门关键词: 

珠心算比赛

咨询热线

0851-86892905
0851-86834219

松烟小学:算珠声声助“双减” 文化自信伴成长

松烟小学:算珠声声助“双减” 文化自信伴成长

image

余庆县松烟小学2002年开始实施珠心算课题,二十年来,先后成为“遵义市珠心算实验学校”“贵州省农村珠心算实验学校”“全国农村珠心算实验教学点”。二十年实践,珠心算已成为学校一张名片,课题成果辐射到凤冈、福泉二县及余庆县内的太平小学、龙溪小学等7所学校。

image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松烟小学立足珠心算课题的实施与现行教材的有机结合,巧妙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奏响“减负提质”主旋律。在1至3年级数学课堂巧妙渗透珠心算加、减、乘、除的计算技能,并通过双手拨珠、珠数互译等常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计算、阅读、记忆、思维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image

学校依托少年宫活动、珠心算技能比赛、文体艺术活动等形式传承珠算文化,给予学生多元学习的空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承办了“贵州省珠心算传承人培训”“遵义市珠心算优质课比赛”“余庆县师生珠心算技能比赛”等活动10余次,搭建了“珠心算”学习交流与研讨的平台。

image

全体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想,实施“珠心算”方面的市级课题7个,县级课题3个,校本课题10个。在课题引领下,成长起贵州省骨干教师1人,遵义市教学名师4人,遵义市骨干教师4人,余庆县骨干教师6人。

image

“珠心算”课题的实施,也让学生习得特长、收获自信、体验成功。学校选派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少数民族珠心算比赛、全国珠心算网络答题、海峡两岸珠心算比赛及贵州省珠心算技能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据学校跟踪调查,珠心算成绩优异的学生,高中、大学阶段发展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image

学校以“珠心算”课题为引领,努力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image

学校还借助少年宫活动平台,开设的葫芦丝、古筝、二胡、竖笛、等民族乐器的学习,陶冶了学生情操。借助民间刺绣、编织的学习,增强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

image

大课间活动开设的全校师生打腰鼓活动,让孩子们在9套基本鼓点中感受腰鼓的豪迈,每年一届的腰鼓比赛让学生自主创编花样打法,在传承中培养创新意识。

image

每年“六·一”游艺活动中,组织打陀螺、踩高桥、竹竿舞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民间游艺活动的魅力。

image

实施“双减”以来,学生作业少了,课余负担轻了,校园文化生活却更丰富了。在传统文化的伴随下,学生们变得更自信、更活泼、更阳光、更积极,幸福指数也上升了。

image

在后续教育教学活动中,松烟小学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